关注线束 ↑,让我们一起进步!

端子压着部位名称


各部位压着规范标准
1.端子配合区:没有压伤、损伤、扭曲、变形。
2.弹片:没有变形。
3.芯线观察窗口:必须能看到电线的芯线,芯线露出范围为0.2-1.0mm。
4.芯线压着部:必须完全闭合并包含所有芯线,不可看到绝缘外皮。
5.喇叭口:后喇叭口必须可见,最佳尺寸范围为0.1-0.4mm。
6.绝缘皮观察窗口:必须同时能看到芯线和绝缘外皮。
7.绝缘皮压着部:必须铆合紧密,电线不可有移动的情形。
8.料带:前端料带尺寸范围为0-0.3mm,后端尺寸范围为0-0.5mm。

端子各部位压着确认
1.喇叭口位置确认


2.料带切断位置确认(参考)

3.电线位置确认





端子芯线压着高度(CH)和绝缘皮压着高度(IH)测量方式



压着模具确认
1.压着模具部件磨损、变形、损伤时的交换标准。


2.压着机、压着模具调整不良及磨损时,端子容易发生的变形及判断标准。



端子外模绝缘外被压着检验方式
绝缘外被压着后需将导线做上下90度弯曲三次,检查绝缘被覆是否有损伤或滑出,若有表面损伤或滑出,则压着高度须重新调整。


端子内模导体拉力测试及检验方式

1.测试长度以150mm左右为标准。
2.脱去外被20mm左右。
3.以拉力计拉引测试,直到导体与端子分离,记下此时拉力计上指针的刻度即为端子拉力。
4.若是有外皮包裹的端子,测量端子拉力时先去除外皮。
5.拉力测试后应检验端子拉出后的状况,若导体芯线全部断在端子内模内为端子压着高度过低,则必须重新将端子内模高度调高;若导体芯线无一股芯线留在内模中,则必须重新将端子内模高度调低,(除铆压双并线端子外)。
6.双并线合铆压在一端子时,端子内模时不得有芯线导体外露。双并线的拉力在拉力规格范围内即可,不要求符合第5条。

端子外观检验标准
1.端子的功能端不可有开口、变形、扭曲等不良且应必须保证电气功能及实配OK。
2.端子镀层部分不可有刮伤、露黄、氧化发黑等不良。
工程图面中有规定客户特殊要求时,须依工程图面为准。
《线束智造》技术交流群,为行业精英提供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资讯交换的渠道!如你需要如果群,请:
关注我们
公众号:线束智造
聚焦线束智能制造相关资讯
共享线束行业最新动态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xgz888.com/8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