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8日 星期三 大连 晴
Z老师突然在微信里给我发一条语音。
说好久没有联系了,疫情刚刚结束放开,他回到深圳了。
我跟他聊了几句,大约知道了他的一些现状,现在在深圳做绿化工程等等。
Z老师是我的一个县的老乡,当然现在县改成市了。
我以前写过,他曾经和一个著名的外国导演打过侵权官司,状告某外国导演的一部科幻片侵犯了他的一部网络小说的版权,要求天价的赔偿。
但这个官司后来不了了之,Z老师却因为打这个官司欠了一屁股的债,在京城呆不下去了,回到了县城生活。
但Z老师回到县城后,还放不下他的文学事业,一度想靠文学东山再起,写了一些电影电视的剧本,想拉赞助把电影电视拍出来。
我前两年曾经给Z老师策划,想叫他先把公众号做起来,别的不说,在这个县的地域上,能把名气做起来就行。
这个县出去那么多创业的老板,他们都有乡情,愿意看看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人文,你的公众号就专门讲这个县的地理风光历史人文典故。
把这些老板吸引过来看你的公众号,你吃的喝的还愁吗?
我公众号都给他开好了,Z老师写了20多年的文章,手头有2000万+字的作品,你挑一些先在公众号上发发。
等有些粉丝量了,再对在外创业的这些老板们作一些专访,你再带些县土特产,这样就资源变现了嘛!
但Z老师那时很囧迫,连一日三餐都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样子。没有心思去搞公众号,熬那么长时间再变现。
还是到处去找土豪赞助拍电影电视,想把他写的剧本卖出去,但后来也没有么消息了。
今年我回老家过春节,但也没有时间和Z老师见面聊聊。
现在听Z老师这么一说,我觉得他总算回过神来了,干点接地气的实在事了,还是先活下来要紧!
文学不是不能变现,但你得有粉丝,要懂网络在怎么玩。
我以前写过,网络写手董老师,每天写一篇7~8千字的文章,写了十几年了。
他建了个收费的社群,每天就在群里发他写的一篇文章和其他一些收集来的各种文字材料。
这个社群有一万个粉丝,今天又要续两年的群费200元了。
按20%的付费率,董老师今天收的群费就好几万。
我也交了钱,因为我在他社群里呆了大半年了。
每天看董老师发的文章和其他文字资料,能提高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感觉确实也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一个网络写手只要能坚持每天写文章,最后肯定会有出路的。
言归正传。讲回我在华东打拼市场的故事。
这件事,我这两天想了很久也没想明白。
前两天我不是写过嘛,2007~2009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贵金属价格大跳水,让我们公司失去了一个大客户嘛。
其实,贵金属价格在跟客户提出调价被拒绝后半年左右,又回升到原先的价格水平了。
但我们在跟客户谈调价过程中,却跟客户关系弄崩了,客户直接把我们給封杀了。
直到跟客户的合同到期后,我们花了一些钱,才把提银机给拉了回来。
但这家客户已经永远失去了,这就是对危机管控有问题。
在运营公司时,顺风顺水时没有任何问题,但危机来临时,有没有很好的管控手段和策略,就看公司创始人的管理水平和格局了。
下面我讲的这个故事正好和次贷危机银价暴跌的故事相反,是一个银价暴涨的故事。
那是2011年3~4月份的时候,那段时间,迎来了银价飞涨。
银价从6千左右一公斤,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迅速涨起来,直至破了1万元一公斤。
那段时间,正好我们手里有20~30公斤左右的电解银在手里。
眼看着银价一天天地涨起来,破万元,但我一直也没等到老板发出指令将手里的银抛出变现。
那段时间,我经常接到电话问我们有没有电解银售出。
但老板不发话,我也不敢私自作主抛出呀!
眼看着银价破万后,又慢慢回落至原先的价格,这时公司老板才打来电话,叫我把手里的银子抛掉。
一次银价飞涨的时机硬生生地让我们给错过了。
到现在我也没想明白,老板为啥在银价涨得那么高了不抛掉,却在银价回落得差不多时却抛掉了。
这难道是跟钱有仇吗?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xgz888.com/6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