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月月到重点初中后,寄宿住校,每周回一次家。每周五上午上四节课后回家,路途遥远,骑自行车需要两三个小时,然后周日晚上回学校上晚自习。每周除了周一能吃点从家里带的新鲜蔬菜,其他四天都只能吃咸菜,因为咸菜放置的时间能稍长些,但其实大夏天也容易发霉,但没办法,当时学校和家庭只有那种条件。那个年代的很多人,也许都经历过那样的艰苦学校生活吧,但当时自己并没觉得艰苦,成长中的小朋友适应能力强,只是现在回头看,觉得当时生活艰苦。在重点初中的学习,艰苦但很充实。那两年,也算是小月月在中学时代的高光时期。
那是小月月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独立生活。那次小月月妈妈送她去上学,帮她整理好床铺,洗好米送往学生食堂大锅炉蒸晚饭后,下午四五点的时候,小月月妈妈就要回家了,临走时,小月月再也忍不住大哭起来,妈妈不仅没安慰好小月月,而且自己也哭起来,担心小月月年龄太小适应不了独立生活,但没办法,必须放手。母女俩就那样拥抱着哭,后来不知道过了多久,当天小月月妈妈还是回家了。小孩适应能力强,小月月很快就适应了寄宿学校的生活。
记得当时初一分为三个班,小月月在二班,跟她小学同班同学朱七七分在同一个班,两个人现在既是好朋友,也是竞争对手。另外一个女孩分到一班,虽然两个班级相邻,但小月月和朱七七很少跟那个女孩互动,主要原因是课程很多,上午四节课,下午四节课,晚上自习,下课后各自回宿舍休息。周末回家,小月月和朱七七都会骑自行车,而另一个女孩不会骑车,所以经常是小月月和朱七七一起回家,虽然她俩也不是一个村的,但是邻村,很长的路她们俩是同行。
上初中后,不知为啥,也许是突然开窍了,小月月的成绩突飞猛进,第一次数学测试,小月月考了个满分,拿了全班第一,数学老师还把她的试卷贴在墙上作为榜样。这大大增加了小月月的学习信心,当然也这有点打击朱七七。小学阶段,朱七七学习成绩一直是班里第一,尤其是语文,而小月月是班里第二,而且第二还不稳,另外一个女孩第三,暂且称为莲。小学升初中的考试,由于那次数学简单,莲考了第一,小月月还是第二,朱七七考了第三。莲小学时,语文一直很好,数学一般,有点偏科。初中后,莲退步很多,小月月和朱七七都在努力前进。小学时号称“班里的三朵金花”[比心]。
自从那次数学单元测试后,小月月继续努力学习,朱七七也在奋力直追,到了期末考试,小月月居然又拿了满贯,考了全班第一名。由于小月月平时还有点侠士风格,初一下学期,小月月被班主任周老师任命为副班长,周老师当时是小月月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这次朱七七受打击的心再次伤心了,她哭了。小月月也不知道咋安慰,只能默默不吭声,但自己越发更努力,也对周老师对自己的认可心存感激。
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一直没联系,甚至连教师节都没有给周老师发句“教师节快乐”的问候,但小月月一直都很怀念远在家乡的周老师。他为人真诚,对待学生就像对自己的弟弟妹妹,那是她第一次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和爱护,也给了她很多鼓励和自信。以前的乡村小学老师给人感觉总是高高在上,威严胜过爱护,也许她们内心也是爱学生。
周老师是70后的人,比小月月她们大不了几岁,是一位难得的良师益友。小月月初一时,周老师刚从师范学院毕业,那时的中专含金量很高,也是周老师从事教育行业的第一年,也可以说小月月她们是周老师的开门弟子。有的学生调皮,他也会生气,但他会很快调整情绪,不把这种情绪带到课堂上。当时就很欣赏他对工作的态度,这也影响了小月月的一生,有些情绪也尽可能不带到工作中。
念完初二后,随着家庭的乔迁,小月月也转到市区去上初中。但小月月在红旗中学那几年的学习生活,为她在初中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小月月心存感激在那里遇到的老师同学。在以后的岁月里,小月月肯定还会再回学校去看望那里的老师和同学。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xgz888.com/12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