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米也不例外,虽然她现在是500强外企的总监,但谁曾想,她作为一个北大博士,曾经甚至连试用期都差点没通过。
她自称:“长板没有、短板致命、自卑且脆弱”
但是工作一年半后,她便成了一个拥有“学习能力强、基本功过硬、积极向上”标签的职场小能手,为以后的职业生涯一路高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她的新书《学习敏锐度》中,她袒露了自己的职场心路历程,告诉你如何穿越职场迷茫与焦虑期,快速成长,以及怎样不断跳出舒适区,持续成长。

?
读完这本书,我学到了7步实现复利式成长的方法,同时也让我意识到正确的思维方式在职场中的重要性,以及对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决定性意义。
其中,对我感触最深,收获最大的是在瑞米的整合分类能力的认识
作者在每次复盘记录之后,总会有一个整合分类的习惯,把类似的问题和自己的处理策略进行合并同类项,从而生出自己的系统。
这一点让我在个人成长精进的路上受益匪浅。

?
提高自我认知敏锐度
——解决职业初期的迷茫与无助
自我认知敏锐度是学习敏锐度中的一个重要维度,指一个人能够洞察自我,清楚地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清除盲点,并利用这些信息高效工作的程度。
刚工作的职场小白,大多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形。
没有业务经验,也没有人际敏锐度,就像个书呆子,学生气很重。
因此在职场当中,屡屡碰壁受挫。往往也会因此总觉得自己能力差,从而变得自卑,变得敏感而脆弱。
瑞米初入职场也遇到类似的情形,为了尽快了解本职工作,提升个人能力,瑞米去公司内网找来岗位职责描述,把里面涉及的能力一条一条地挑出来,根据她所理解的不同经验形成的能力阶梯,列出了医学研究员岗位能力要求自我整理表。
明确针对每个岗位的要求,识别自己在当下最需要提高的2~3个能力,用短期冲刺、脉冲式的方法进行学习和快速提升,并通过日常工作迅速把“纸上谈兵”变成“实战演习”。
这一方法其实对很多初入职场的小白非常有用,如果你刚接触一个岗位,什么也不懂,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那就去公司内网,或者各大招聘网站去搜索该岗位的职责要求和能力要求,将其一条一条整理出来,逐步学习攻克,这将是一条短期提升个人工作能力的快速途径。
瑞米通过这一过程的长期历练,后来在工作中总结了自我认知敏锐度有五个层次

?
那如何提升自我认知呢?
瑞米向大家介绍了两大方法:
第二个方法,定期进行自我反思与总结。

?
成长就是能坦然接受复杂
心智敏锐度—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向他人阐述自己的想法的表达能力,勇于尝试新事物,多做打造类任务;
心智敏锐度是学习敏锐度中的一个重要维度,拥有良好心智敏锐度的人会有如下表现

1.不间断提问,能发现和问出关键的问题。
2.习惯于对比、联系和参照不同事物,寻找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
3.坦诚地处理不明朗的局面,包括在任何有挑战的情况下进行沟通。
4.可以批判性地质疑传统方法是否适合新局面,并使用新方法迎接挑战。
5.看问题角度广泛,与人相处游刃有余。
通常将心智敏锐度分为较低、典型、较高、过度四个层次

?
那么如何提升心智敏锐度呢?
你要在大脑中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模型,将新知识与旧知识链接起来,提升自己在模糊认知下做明确决策的能力。
我们可以使用决策平衡单为自己打造一个专家意见团,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复杂决策面前,判断优劣。
决策平衡清单,这是一种量化看重程度的决策方法,即针对你要做的选择,按照你看重的维度设定几个决策选项并进行打分,根据分数高低来对比每个决策的优劣。
比如,现在有两个工作机会摆在学员小孟面前,他需要做出选择。这时他可以利用决策平衡清单分四步完成这个决策。

第一步,列出可能的选项,并确定维度。列出你在找工作这件事上看重的所有因素。
第二步,给每个维度都设定一个权重分。根据你看重的程度为每个维度打分,最低0分,最高10分。
第三步,为每个选项在各维度打基本分。基本分的分值范围是0~10。
第四步,计算总分。
用每个选项各维度的基本分,乘以各维度的权重分,就是该维度下的加权分,然后把每个选项下各个维度的加权分加起来,就是每个选项的总分。
经过这四步,在决定要选哪个工作这件事上,我们就填出了一个完整的决策平衡清单,要选哪个工作也一目了然。
得分更高的选项,基本就是你的选择
?

?
人际敏锐度:
人际关系与合作模式是成功和幸福的关键
人际敏锐度指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从经验中学习,建设性地、调整性地对待他人,并且在不断变化的压力下保持冷静、具有适应性的能力大小。
人们的主观意识极易受时间、地点、光线、情绪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更不用说生长于不同生活环境的人之间的差异了。
主观意识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和行为,带来不同的结果。
也正因为有各种因素的干扰和环境的差异,所以我们无法要求别人站在我们的角度思考问题。
通常人们认为人际敏锐度共有六个维度

?
思想开放:对自己未必赞同的想法保持开放态度,能够认识到向他人学习的价值,并在理由充分的同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调整。

?
目标敏锐度
总是精力不济、没动力?因为目标没找对
目标敏锐度—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产生目标感,从而决定你行动的速度和效率,也决定你最后的奋斗结果(确保你的目标明确,可执行,进行目标动作分解,行动并且逐步向你的目标靠近);
人的精力有四大能量来源,其中最高阶的是目标意义感,它让人充分调动自己,全情投入,这样能产生的力量称得上是无穷无尽的。

?
那么,什么是有价值追求的目标呢?

好的目标能够带给你源源不断的行动力
一个人具有行动力是指一个人能策划战略,具备超强的自制力,同时能够突破自己,通过一步一步分解动作达成目标。
行动力的关键是为自己形成“正向激励”的良性循环。
提升行动力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
第一,明确动机
动机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很多人之所以成功,很多时候只是因为在某些事上保持了比其他人更持久和强烈的动机。
第二,这种行动在动机的指导下以目标为导向。
行动力和自我感动的努力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你的行动是否真的能让你接近目标。
第三,只有大目标还不够,还需要有分解动作。
宏大的目标会让人在想起来时激情澎湃,在落地时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因为大目标没有被分解为可操作的具体动作。
第四,你要成功发起第一个分解动作。
也就是立刻行动,“第一个分解动作”就像一个启动动作,比如,你要开车,那就拧一下钥匙,点火,然后开动这辆车,就这么简单。
第五,在行动的过程中,创造让你可以及时评估、修正的机会,也就是创造反馈的机会
这个评估与反馈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正面激励”的条件训练方式。人通常都可以用条件反射来激励自己,强化自己的某些行为。
当行动给自己带来了正面的反馈时,我们就会去加强这种行为。

?
变革敏锐度——客观认知挫折,对未知事物保持好奇心
变革敏锐度—永远思考还有什么别的方式能够解决当下的问题,锻炼自己迅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变化无处不在,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拥有变革敏锐度的人通常具有五个重要的素养,分别是持续改进、远见卓识、勇于尝试、管理创新、引导变革,具体内涵如下

?
?
变革是必然的趋势,世界永远在发展和变化之中,大到行业,小到个人生活,都是如此。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10个方面培养自己的变革敏锐度
1.对事物有好奇心,对新鲜的想法富有激情,
2.持续关注事件,并从不同的角度改善结果,善于提出多种方案,致力于持续改善。
不要用单一的方式解决问题,永远锻炼自己用多种方式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解决问题是有层次的,选择在不同的层次上解决问题,你的变革敏锐度会随之增强。

?
结果敏锐度——一个人与一支队伍
结果敏锐度—一个人和一个团队,当你在带领团队的时候,你的角度和方向完全不一样,领导力就是处事+做人;
拥有较高结果敏锐度的人在面对挑战时能够充满斗志,并能通过智谋和激励他人来应对挑战或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交付成果。
结果敏锐度有五个维度,分别是奋发向上、足智多谋、彰显风范、鼓舞人心、迎难而上

?
.奋发向上
奋发向上的人内在干劲十足,并直接向理想的方向不断努力。
.足智多谋
足智多谋的人能够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随时设计出新方案。
.彰显风范
善于彰显风范的人能够激励他人透过限制、约束寻求新的可能性。
.鼓舞人心
具备鼓舞人心能力的人能够为了创造共同使命感而去挖掘可以激励他人的事物。
.迎难而上
能够在困难的环境下获得一致成果,是具备迎难而上能力的人的特征。
07
幸福敏锐度——你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了吗
幸福敏锐度—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内心有追求,人生才不会陷入混沌状态,我们要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对自己真正有深远意义的事情上并且持续积累,就能真正获得自己想要的价值感
幸福敏锐度是学习敏锐度中极为重要的指标
有较高幸福敏锐度的人通常拥有清晰的人生愿景、明确的身份追求和个人主见,并且不受环境变化所限,能运用这些能力让自己的人生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状态。
大家可能都知道“降维打击”这个词。
简单来说,从高理解层次向低理解层次看问题,就是在“降维打击”。
因为看问题的层次不同,所以产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完全不一样。如果你用低维度的视角去看某个问题,可能会感觉问题几乎无法解决,或者解决起来要消耗大量精力。
但当你站在更高的维度去看时,可能会觉得它不过是小菜一碟,甚至连问题都算不上。
也就是说,高理解层次会让人站在完全不一样的视角看问题,产生完全不一样的解决策略。
那我们怎么突破这个局限呢?
首先,来了解一下“NLP理解层次”
可以分成6个不同的层次

?
使用第1种做法的人被称为怨妇型,所处的理解层次为环境层(除自己以外的一切都是环境)。
典型思考模式为:都是别人的错!
使用第2种做法的人被称为行动派,所处的理解层次为行动层。
典型思考模式为:我还不够努力
使用第3种做法的人被称为战术人才,所处的理解层次为能力层。
典型思考模式为:方法总比问题多
使用第4种做法的人被称为战略人才,所处的理解层次为价值层(信念/价值观/原则)。
典型思考模式为:什么才更重要?
使用第5种做法的人被称为身份觉醒者,所处的理解层次为身份层。
典型思考模式为:因为我是……所以我会……处于这一层次的人会思考“你是谁?你想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这一终极哲学问题。
身份层之所以处于那么高的位置,是因为处于不同的身份层次,就意味着拥有不同的信念和价值,就决定了你当下的每次选择,决定了你未来的人生方向。
你之所以有时会不知道该如何选择,除了是因为不清楚某些概念之外,最重要的是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xgz888.com/12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