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看的电影,今天来表扬一下[机智]。
《万里归途》电影的故事性不错,不同场景的故事都按逻辑讲清楚了,虽然我晚了十几分钟入场,但很快就能跟上节奏,点赞!
其次说下电影的“最”高潮部分——宗大伟那一枪开不开?故事要如何继续下去?
我当场想到三种走向:
开枪——宗大伟死了
开枪——宗大伟没死
不开抢——外部力量解围
最终答案就在我的猜想里(具体内容请去看电影,为电影贡献票房吧)
在这一场戏里,呈现了整个剧本最有故事性的处理,而影片前面铺垫积聚的情绪也在回忆中爆发,我注意到场内大部分观众都有抹泪的动作~
电影中,宗大伟即将完成1个人救125个人的壮举!
但是!我印象最深刻,感觉最惊喜的并不是这场戏,而是下一幕,那才是真正的“戏肉”:
宗大伟临走之前被编剧安排,强行吐槽了反叛军头目(忘了啥名字),这个多余的行为让他又陷入困境。这次的困境来得太快,我只能顺着剧情想起那个俗套套路来解围:
反叛军发生内部矛盾,小头目借势解决大头目上位,主角因此得救。
可电影没有这样演,成郎站出来了,他的举动不仅让电影没掉档次,反而升华不少:
他举起摄像机,唤醒受困者的斗志,发动他们的力量,一起通过摄像向全世界传播真相。
这一场戏的精彩在于,在面对更大的困难时,把上一场戏宗大伟的个人英雄升华到发动群众力量,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一个人解决不了,那就大家一起来发力!
原本惊慌失措的受困者拿出了100多台连接网络的手机,瞬间让这狭小的生命通道从战场中心变成了世界目光聚焦之处,手无寸铁的绵羊群变成了捍卫生命、传播真相的勇士团,小小的手机比反叛军手里的枪有更强大的威力。
最终,海外侨胞们的困境被顺利解决,电影迎来了大圆满。
最后再说一下自己的小小希望吧。这部电影里有不少枪战场面,高温高速子弹杀死了一个个人,看着机械和血肉的飞溅,我却没有太多的悲伤,反而有一种“炫技”的感觉,相较于此,我更希望看到通过战争的激烈表达战争的残酷,从而达到劝战、止战的效果,而不仅仅停留在刺激感官上,比如《血钻》最后的战场画面,直升机扫射钻石矿,而上校给的命令是“全部射杀”,电影画面除了表现武装分子手持AK射武装直升机的场面,重点是bgm伴随着小孩的尖叫声,童子军、煮饭的妇女,行动不便的老人都被无差别射杀了,小孩稚嫩的面孔和肩上的AK一起倒在泥浆里,生命的所有表现形式都被一颗子弹终了,类似画面带来的思考远比电脑特效深刻,小小希望以后的中国电影能把特效当做调味剂,更注重打磨特效背后的故事性和思考吧。
总的来说,这是部优秀的中国电影,值得我这很久没看电影的人贡献一张电影票。
期待啥时候再看子华神的《还是觉得你最好》。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xgz888.com/12446.html